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婴幼儿保健

宝宝微笑不止,原来是患上“天使综合征”!

字号:[]

信息来源:遗传科 作者:沈玉燕 发布日期:2021-05-03

·天使综合征·

虽说爱笑的人,

运气都不会太差。

但并不是所有的笑容

背后都是开心与欢喜!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天生爱笑,招人喜爱,像个可爱的天使。但他们又让看见的人都觉得心酸,因为这些微笑的小孩极有可能存在智力残疾、严重的言语障碍以及运动平衡的问题,他们患上了“天使综合征” (Angelman Syndrome, AS)。

 

案例分享

 

2岁的果果乍一看和普通孩子没多大区别,但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他跟普通孩子不一样:语言、生长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扶站可,不能独走,肌张力偏低,关节松弛,无言语交流意识及模仿能力。喜欢咬手。

刚生出生时,果果看起来一切正常,可是慢慢地就表现为发育迟缓,6个月才会抬头,8个月才会翻身,2岁了还不能独走、不会有意识地发音。虽然发现果果似乎很爱笑,每天都笑呵呵的,但大家都认为是果果性格温和、乖巧。

当医学遗传中心的医生告诉果果妈妈,他的笑很不正常,高度疑似“天使综合征”时,妈妈非常生气,觉得医生胡说八道:“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健康,怎么可能有这种稀奇古怪的病?”。在医生强烈建议下,果果还是做了染色体核型及基因芯片等相关检测,检测结果出来,符合医生的诊断——“天使综合症”。

 

 

 

 

什么是天使综合征

天使综合征(Angelmansyndrome,AS): 又称为快乐木偶综合征,是以 15q11-13 染色体区域的泛素蛋白连接酶 3A (Ubiqutin-protein ligase 3A, Ube3A) 基因异常引起的一种染色体疾病。主要特征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愉快表情。

 1.png

经染色体高分辨分析常发现为15q11-q13缺失,随后研究表明为来源于母系的缺失(而Prader-Willi综合征为来源于父系的缺失)。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5q11-q13染色体组区易于形成基因组印迹,后者为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现象,来源于父母基因的差异表达。

从世界范围内的发病情况分析,AS 的发病率约为 1/50000~1/24000。1965 年英国儿科医生 Harry Angelman 首先发现并系统性地描述了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因此得名。

 

 

 

病因及分型

母源UBE3A基因的表达或功能缺陷导致AS,已明确的分子遗传机制有以下4种:

  1 · (占 70%)  

母源15q11.2-13缺失,多数缺失约长 5~7Mb

  2 · (占1~2%) 

父源15号染色体存在单亲二体(UPD)

  3 · (占2~4%) 

母源15q11.2-q13印记缺陷(ID)

  4 · (占2~5%) 

母源UBE3A基因发生致病突变

 2.png

3.png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早期干预对患有天使综合征的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天使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随年龄而变化。多动和睡眠障碍随着成年期临近将会得到改善。癫痫发作频率也开始降低,脑电图异常也变的不明显。因此,及早确诊对于天使综合征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预防

产前诊断对再次生育意义重大,孕期抽羊水做基因芯片检测就能避免此类患儿的出生。准备生宝宝的育龄夫妇,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尽早诊断对于避免生育同病患儿具有指导作用。

 

 

特别申明

 

此病例是真实病例,无任何利益冲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