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婴幼儿保健

个矮≠晚长

字号:[]

信息来源: 作者:黄沐琳 发布日期:2018-10-12

面对那些身材矮小的孩子,父母总是说孩子长个分"早长,晚长",现在矮一点没关系的,以后还会长个,更有家长对"二十三窜一窜"深信不疑,认为23岁还会继续长个。正是很多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使得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遗憾终生。其实,孩子身材矮小,很有可能患上矮小症,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般来说,如果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小症了。

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cm/年;3岁至10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5cm/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8cm/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

家长要掌握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每年详细记录他们的身高,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长个儿的速度比同龄人都慢,一年连4厘米都长不到,那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他们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检查。

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呢?矮小症一部分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及颅脑肿瘤等。另一部分是非疾病因素引起,除遗传、营养状况外,还与当下不少儿童存在的运动时间少、睡眠不足、营养摄取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增高效果就越好。3-12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骨骺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因此,家长应坚持定期为患儿监测身高 ,每三个月测一次,做一次评估。

矮小症患者大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而长高,关键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状腺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侏儒症患者,应补充生长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对Turner综合征、慢性肾衰和宫内发育迟缓等非生长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8-10cm,个别人可增高15cm以上,病因不同疗效不同。

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的饮食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另外,多吃含钙食物也有助于长高。适量的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尽量避免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纵向生长的运动。父母的关爱身体的发育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明显,一般把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而引起的身材矮小称为"心理性矮小症"。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关爱有加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