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 青春期保健

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效应及生殖关系

字号:[]

信息来源: 作者:伍殊林 发布日期:2015-10-23

染色体多态性主要表现为异染色质的变异特别是含有高度重复DNA的结构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集中分布于着丝粒、端粒、随体、次缢痕和染色体长臂。从分子水平上看结构异染色质所含DNA主要是非编码的高度重复序列不含有结构基因没有转录活性。因此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异染色质是多余的无特殊功用也无表型效应。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分析发现这种多态性有临床效应与一些疾病有联异染色质在着丝粒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姐妹染色单体结合和染色体分离所必需的。异染色质可以加强着丝粒区以确保染色体的分离并能使着丝点稳定化同源染色体可通过其异染色质区的重复序列在减数分裂时配对促进沿染色体全长的联会。因此异染色质的异常有可能影响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联会乃至影响配子的形成进而导致不孕不育。

另外常染色质经过染色体重排而移位到异染色质区或其附近在异染色质影响下将导致常染色质的异染色质化产生斑点位置效应(PEV), 使其中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使一些与生殖相关的基因沉默从而引起生殖异常。它们均产生流产、不育不孕、死胎及其它症状的临床效应且以生殖异常占多数。染色体多态性不但有临床效应而且是与生殖异常明显相关。当然染色体多态性导致这些临床效应除主要考虑异染色质变异外也还有可能有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存在。

根据多态性变异即为染色体微小变异可主要归为下列4种类型: (1) D/G 组随体增加 ;   (2) 次缢痕增加(包括1916 号染色体);  (3)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4) Y染色体变异(包括Y长臂变异和倒位)

 

3.1 关于D/G组染色体随体增加(S

染色体运动和分离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8]染色体主缢痕区(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异染色质区)的着丝粒―― 动粒复合体(CKC)是细胞分裂中纺缍丝微管的着力点是染色体运动和均等分离的结构、功能基础。这一结构与其随体区相邻两者靠得很近随体变异可能增加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不分离从而导致胚胎发生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或减数分裂中异常配子产生的可能性引发自流或死胎等。流产和死胎、不孕。涉及的染色体为13~15, 2122号。

 

3.2 关于次缢痕增加(qh

次缢痕主要存在于1916号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长臂这些次缢痕会出现长度增加断裂或远端染色体片段的重复这些改变有时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因为次缢痕常位于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结构异染色区主要由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组成。次缢痕的增加是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增加所致。次缢痕增加的患者表现自然流产、不育不孕等临床症状。

由于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增加影响细胞分裂造成同源染色体配对困难可能会产生不平衡的配子因而造成不孕不育因此临床上要予以重视。

 

3.3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通常外表正常但在配子形成中由于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在倒位圈内发生同源染色体交换将形成4种不同的配子, 1种为正常染色体, 1种为倒位染色体其余两种均带有部分重复和部分缺失的重排染色体。形成的不平衡配子造成流产、不育不孕、死胎引起异常生殖。一般倒位片段越短则其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大形成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小引起流产、不孕不育、死胎的危险性越高。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与流产、死胎、不育不孕的发生有较大相关性。且9号染色体既易出现臂间倒位又有次缢痕增加在异常核型中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3.4 Y染色体变异

Y染色体表现为长臂异染色质区长度增加而长臂异染色质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Y染色体特有的串联重复序列DYZ1, 该区域DNA过多的重复可能影响减数分裂时X-Y配对联会或因斑点位置效应(PEV)抑制精子生成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不良妊娠。大Y染色体导致流产、死胎、不孕不育者占, Y染色体多态性表现出临床效应, Y染色体长臂上有精子分化和发育的基因其高度重复可能造成精子生成障碍或影响精子受精能力从而引起不育或流产。小Y染色体是指Y染色体部分丢失或异染色质减少可造成其基因功能的丧失和精子形成的异常。临床效应为不良孕史。Y染色体倒位引起流产、不育不孕。

Y倒位多态性产生临床效应的机理可能与9号臂间倒位相似。Y染色体由拟常染色体区和Y特异区组成在特异区包含着众多重要的与性别决定及精子发生有关的基因它的结构改变会严重影响精子的发生。Y染色体多态性能引起各种与生殖有关的临床效应是生育失败夫妇不容忽视的细胞遗传因素。 

综上所述染色体多态性有一定的临床效应且是以流产、死胎、不孕不育为主要表现,。但还有待从分子水平对染色体多态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依据。